
武昌实验寄宿学校为尽快适应新课改新高(中)考改革新要求,切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设计与实施,革除课堂教学痼习,减负增效,真正提升学校发展品位,经行政会议研究决定,在全校实施“建设四有课堂,提升教学质效改进计划”:
-
有活动,解重难点,破除一言堂;
-
有提升,由例到类,破除碎片化;
-
有总结,逐点落实,破除随意性;
-
有拓展,学以致用,破除死背记。
教研活动亮点
语文教研活动
一、会议通知
-
时间:2020年9月8日第七八节课
-
地点:5号楼原高三(5)班教室
-
会议主题:规范教研教学活动、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
参会人员:高中部全体语文老师
-
会议记录人:李健老师(语文教研组长)
二、会议流程
-
传达肖家芸校长关于语文教研活动的讲话精神(李健负责)
-
各语文老师围绕肖家芸校长关于语文教研活动的讲话精神展开探讨
-
学科新课改下的前景展望(教师发展中心夏苗主任主讲)
-
常规语文教学探讨:明确语文教学模式,围绕如何集体备课展开讨论,探讨如何提升语文课堂效率。(高中部语文老师讨论)
-
后续工作安排

大家畅所欲言
三、会议亮点
-
夯实了关于“集体备课的新观念、新思路”:与会老师认识到集体备课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好抓手,也能提升团队凝聚力,实现资源共享。
-
集体备课坚持“三原则”:
①统一性原则(同步教学,目标、进度、作业、资料、评估);
②超前性原则(一般提前一周备课);③完整性原则(整体把握,不要人为割裂)。
-
集体备课的“三定六统一”: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统一进度、目标、重点、难点、作业、测试。
-
热烈的教学探讨:周振华老师就高考作文教学提出的看法直中要害,特别务实。夏亚霖老师向年轻教师传授新课改统编教材的教学经验。鄢嘉佳老师就集体备课协同,高三第一轮复习如何夯实基础,注重作业等方面发表意见;高婷老师就语文课堂要多互动,思想多碰撞进行心得分享;魏贤老师就作业的时效性,课下阅读需要精确作出解读;范琼慧老师提及如何解决语文课堂纪律,早自习学生状态等问题。
-
后续工作安排:①公开课人员安排;②听课频率(至少两周一次)工作进行安排;③下周开始安排听课评课。
数学教研活动
一、会议通知
-
时间:2020年9月8日15:00-16:30(两节课);
-
地点:5号楼6楼会议室;
-
人员:祁志铃 王树江 任长钊 曾令乾 尹传忠;
-
主持记录:尹传忠
二、会议流程
-
日常教学:沟通高一和高二现有教学进度及后期测试、考试安排;
-
经验分享:祁志铃老师、王树江老师、曾令乾老师、任长钊老师分享个
-
人教学心得;
-
主题讨论:如何指导学生解题,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
后续安排:关于青年教师公开课和主题讨论等相关事宜初步计划
三、会议亮点

(一)日常教学
从新课教学和测试题讲评进度来看,高一和高二年级整体进度把握都很不错,大家统一思想和步伐,平时就已经在沟通学习,因此不同教师之间进度相差仅1个课时(按教学课时安排来看属于正常范围),同时也在对测试题进行着批改、讲评、总结的三步曲。
具体地,高一年级王树江老师、任长钊老师、陈江老师、尹传忠老师四位老师的进度都是把第一章的集合内容讲完,待集合主题测试卷讲评完毕,立即进入常用逻辑用语的新课教学中,预计周末即可开展必修1第一章的总结复习。为了更好地统一进度,大家商量确定:整个高一的教学进度以王树江老师为准。
高二年级祁志铃老师、曾令乾老师、尹传忠老师三位老师的进度是一致的,均上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数列主题测试卷也开始选择重点、重要的题目进行讲评,后面会开始等比数列的新课,预计本周可结束数列章节的新课学习,下周安排一定课时的复习总结训练。
后期测试主要是大块知识为主,例如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进行统一轮流出题、统一测试,然后阅卷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关于远一点的期中考试范围和具体时间待定,预计是11月中旬,需要各位老师提前做好准备。
(二)经验分享
传帮带是咱们高中部的优良传统,数学组也不例外,两位资历颇深、教学成绩优异的老师现场奉献了诸多金玉良言,让现场的青年教师直呼受益匪浅!
祁志铃老师以肖校长为各学部教研组成员培训分享的PPT内容开头,并结合自身十几年一线教学经验进行细致拆解,将肖校长的精华做了具体介绍,并分享了以下几点宝贵经验:
1、数学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的管理。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上数学课就应该有数学课堂的教学与管理,每位教师需要有合乎实际的课堂规定,以便让学生有规可依、一视同仁,从抓习惯开始帮助学生们进步,并能从学生这个教学主体上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并进行调整。教学虽然是有计划的,也是提前准备的,但是学生们的基础情况和学习现状如何,现场的反应反馈如何,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变数,因此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调整,不论是调整时间节奏还是内容的深浅程度。例如,学生对于基础解法更适应些还是对于技巧性解法更适应些,这个重要问题非常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及时进行思考和判断:思维性强运算量少固然不错,但是大部分学生可能接受不了或者只能接受一部分,这个理解过程遇到的重重障碍就需要老师们临场发挥引导和帮助学生们去克服,针对克服不了的学生提供常规解法,着力于一步步的运算推进,当咱们老师能随机应变调整内容的深浅、难易程度,帮助学生把握和克服,就是教学进步和效果提升的一个表现。
已经带过五届高三的“老司机”王树江老师,结合平时教学中的心得,也分享了许多干货:
1、对于教材需要进行判断,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准备好的教法。什么是好的教法?那就是这部分内容,哪些要讲、哪些不讲,哪些要重点讲、哪些不是重点,哪些是难点需要一步步分解直至学生突破,哪些知识需要讲到什么样的程度,都需要老师们去拿捏;
2、对于课堂教学一定要注意环节的完整,每一节新课,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时间做总结,那么对于学生而言容易混乱和遗忘,同时也反映出该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控力不足,青年教师研究教材固然重要,但也要把站稳讲台、把控现场教学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去研究和达成;
3、平时讲评试卷题目要注意数学思想的引导和渗透。例如最近的集合测试卷大题,用韦达定理就比较简单,学生听起来也容易懂,在正式考试理解并应用的可能性会更大。这种求简的思想方法就是高中数学六大思想之一的转化与化归思想,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生为熟。所以,在教学中要随时渗透这六大数学思想,把数学的思想方法融入到日常教学和学生作业考试中。
中科大毕业的研究生曾令乾老师,现场给大家展示了自己关于数列的题型分类总体习题,排版优秀、题型经典、分类完善,在场的老师们纷纷点赞,让大家见证了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的教学冲劲与专业风采;
科班出生、一毕业就从事高中数学的任长钊老师,从教学四个环节(导入、新课、例题、巩固)出发,介绍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特点——在课堂中注重师生互动与板书,其实数学课堂也是可以很活跃的,通过学生们的参与,也让咱们老师在教学中有更多的灵活与创造。
尹传忠老师从教学中实时感知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对于教学效果的追求目标进行了补充,说明数学组的老师们都是充满了上进心和不断学习进步的决心。
(三)主题讨论:
从平时做起规范学生答题
(四)后续安排
-
集体备课:形成机制,集思广益、责任共担,提高备课效率; -
上公开课:按高一高二依次,首次从高一尹传忠老师等青年老师开始; -
下期主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分类及对应解决方法; -
课外活动:组织一次数学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
来源:高中部
文字:李健、尹传忠
供图:李健、尹传忠
编辑:夏薇
审核:宏德
版权所有:武汉长江实验学校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 鄂ICP备090119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