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文元,高中部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西安交大硕士生,华中科大博士生。昔任某刊物编辑,时常涂抹诗书如老鸭;后执教,偶获“作文大奖赛优秀指导老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等称号。致力教育,有感斯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互长,薪火相传。弦歌杏坛,岁月荏苒。潢洋不遇,怐愗无叹。
刘老师敬业爱岗,治学严谨,讲课生动,知识渊博,学生受益颇多。所带班级均分及单科成绩有很大提升,高分层次有重大突破,深受家长和学生认同。
01
治乱世当用重典
“受命于危难之间。”入职伊始,目之所及,一片狼藉:班风不正,学风不彰,成绩下滑,老师离职.....他喟叹:“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后妈”难当,然无退路。如何破局,最为关键。对此,他“索隐穷源,振衣提领”,寻四班结穴之处。“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庖丁解牛,必寻肯綮;欲顺乱麻,必拈头丝;治理四班,首在寻“王”擒“王”。循此思路,他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次与生座谈,摸底排查;再以事印之。譬如哗众取宠者,观孰先孰后;不敬师长者,先察肈端者。反复实验,征诸师生;了然于胸,待时而动。一击必中,势如破竹。既降其帅,余者偃伏。
▲高二(4)班合影
“刑乱国用重典”,无规矩,不方圆。为此,他因地制宜,拟定班规,旨在树新风,促进步。有法可依,尚需执法必严。于是他重建班委会,陈力就业,不能者止。概而言之,总理如下:师御班长,班长治生;家校共管,科、任齐抓;人称其能,各司其职;上下一心,班风向好;气象一新,学风渐醇。
02
身正为范,学高为师
刑德,御之“二柄”,然“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规则治人,止治标耳。强以罚待人,必心不悦而诚不服,结果“民免而无耻”矣;内主外次,双管齐下,生必“有耻且格”。“人而不仁如礼何”?若师不德,如生何?“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为此,他践行“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之理念,陶冶其情操,提撕其精神: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人生乐事也。循循善诱,他乐在其中;培养学生,他教人以爱。他认同,人性本善,虽有童山濯濯之劫,若“苟得其养”,牛山之木亦可再美;他相信,学生禀赋各异,然经努力,必“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他确信,“爱人者,人恒爱之”。以此为圭,他教授期年,不吐脏语;为人处事,和善为主。诚以待人,其言蔼如;真以爱人,绝少侮辱。学生迷茫,不时安抚;生病无依,唯爱是务。他希望,爱是力量,能让四班焕发光芒;他笃信,爱是灯塔,能引四班驶向远方。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诚之于治班,在始终如一。“言必行,行必果”,凡生必做者,他先践之。譬如早起,文明交往,友好互助,诸如此类,他先垂范;凡公诸于众者,比方承诺,赏罚,他必兑现。“治大国如烹小鲜”,凡班级之公约,一旦公认,勿反覆不已。
▲刘文元老师陪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铁先要本领硬,学优方可诲他人,是以教书育人,本领第一。他深谙此理,是故卑以自牧,以学服人。譬如课堂教学,引经据典,以示语文之魅;又如填写评语,涂鸦诗词,以显文字之美;时或下水作文,惨淡经营,以彰文学之斐。俾生于只字中悟写作之趣,于语言中体方块之蕤。
“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他认同孔子以风草譬君子道德之效;他认为一班之长,必为一班之精神标杆,如北辰居中而众星拱之,以一止止众之不止。是以他视语文为美育,弘美德于杏坛,扬国学于平常;撷道德之精粹,导学生之向上。
“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欲兴一班亦必先兴其文化。是以他建设班级文化,重塑学生精神。先,筹措班级图书馆,购经典之书,使读书成为习惯;次,成立读书小组,交流心得,使诗书润泽其身;又,每次大考,奖之以书,让阅读变化气质;后,全体动员,彼此监督,每听脏话,必申之诫之。他深信,文明以止,必化成四班;他自信,春风化雨,定花朵璀璨。
03
平芜尽处是春山
“汝视深渊,深渊亦视汝。”君心则臣腹,君芥则臣寇。他深知,师如何待生,生亦如何待师。是以他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张弛有度,刚柔相济;德以育人,学以服之;敬业爱岗,勤勉不已。“平芜尽处是春山”,他投以木桃,生报之琼瑶;他惠人以爱,生馈之佼僚:龙虎榜上,四班日就月将;演讲台上,四班蟾宫折桂;运动场上,四班挥斥八极;才艺赛场,四班引商刻羽......他凝望,他欣慰。
治班之路,道阻且长。四班夜航,重担未央。甘甜辛苦,他以次品尝;鹏北凤阳,他不再迷茫:青云直上,山花烂漫。他在丛中,微露笑样。
版权所有:武汉长江实验学校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 鄂ICP备09011977号-1